維持恆久競爭優勢的觀念已逐漸過時,傳統競爭優勢不再;在變動如此巨大的競爭環境中,穩定,反而成為了企業最大的危險。

 

一直以來,企業的策略的目的都是為了創造「持久的競爭優勢」,而這也是每家企業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但在現在這個變化越來越快速的世局之下,產業疆界逐漸模糊、新科技不斷問世、新商業模式陸續興起,曾經賴以協助企業追求競爭優勢的架構與系統,已漸成企業沉重的包袱。

穩定,成為了企業最大的危險。

 

 

復興航空無預警結束營業

復興航空於2016年11月無預警結束營業,過去為台灣知名航空公司之一的復興航空,為何會黯淡退出市場。有人將責任歸咎於二代接班的林董事長,認為他的不務正業使復興航空下台。然而事實上在林董事長接任的2010年,復興航空購入了許多新飛機,如2架大型A330-300客機,以及6架A321客機等,其目的便是為轉型。過往復興航空主要的經營範圍為國內航線以及部份的國際航線,然而由於近年來台灣高鐵的興起,使得國內航線經營困難,因此購買大型飛機可以被認為是為了進入國際線競爭市場的一個重要前置步驟。

然而國際航線的競爭環境卻比以往更加嚴峻,除了必須與本國國際線航空公司,如華航、長榮競爭外,也有其他國家的航空公司在搶食這塊大餅,復興航空並無法於這環境中取得競爭優勢。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於2014年以及2015年的兩場空難,在七個月內發生了兩起空難,使得乘客對於復興航空失去信心,成了壓垮復興航空的最後一根稻草。

由此可知,競爭優勢是為生存的條件,而到底什麼是競爭優勢,又該如何取得競爭優勢呢?

 

 

何謂競爭優勢 ?

Aaker (1984)對於競爭優勢定義是與競爭對手比較在於資產或是技術佔有領先地位者,並提出要保持持續性競爭優勢須具備三項條件:1.具有關鍵成功因素;2.有市場差異性之實質價值;3.具有承受環境變化以及競爭對手攻擊之條件。

Porter (1985)將競爭優勢定義為與其他競爭者相比較,在一個時間段中所具有之獨特且具有優勢價值之競爭地位。由以上的定義可以得知,競爭優勢是比較的概念,並不是具有能力或是資源就必定具備競爭優勢,而是必須與競爭對手相比之後,脫穎而出者才是具備競爭優勢者。

於上述的例子可以發現,復興航空並沒有於資產或是技術上佔有領先定位,也沒有足夠可以承受環境變化的能力。因此無法在競爭劇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成為佼佼者。

 

 

高競爭的環境

有人認為企業只要提供好的產品或是好的服務顧客自然會隨之而來,便能存活。然而自家的東西好也有可能別人家的東西會更好,這便是所謂的競爭。競爭社會加上環境變化快速進入了高競爭的時代,競爭優勢日漸重要,面對競爭的環境,如何取得競爭優勢是為了生存必須要關注的課題。

高競爭的市場環境讓企業在於訂定策略時面臨巨大的挑戰,企業必須思考在環境動盪且高競爭環境,如何預測與分析未來的走向,且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組織如何分辨何為正確且可以被利用的資訊,並且如何隨著環境的變動推動調整。

 

 

如何維持競爭優勢 ?

企業要如何才能生存,答案有許多種,有人可能會說資源是最重要的,例如資源基礎論(Resource-Based View)之概念為組織所具有的有形或是無形的資源會轉變成獨特的能力,且這些資源為不可流動且難以複製,該資源亦為組織要獲取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

而在高變動的環境之下,若只具有資源可能不足以持續掌握競爭優勢,而是必須根據環境的改變隨之作出變化。故近年對於學者們針對如何於快速變動以及高競爭的環境保有競爭優勢提出了組織的動態能耐(dynamic capability)之概念,意旨該如何組織的因應能力於競爭的環境中生存。

 

 

動態能耐之內涵

而企業是如何運用動態能耐去因應環境的變化呢?有人說要跟上環境的腳步必須要學習,例如Zollo與Winter (2002)將動態能耐定義於集體的學習,以學習來跟上環境的腳步;也有人認為創新是維持競爭優勢的不二法門,在這個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的時代,唯有求新求變才能生存。然而企業如果只有學習行為或是創新行為,而不了解市場的變化,顧客的需求一昧地向前衝,是否能生存呢 ?

Cohenm 與 Levinthal 於1990的文獻中提到學習吸收能耐為創新能耐之基石,也就是企業若是要有創新行為就必須學習,Altinay等人於2016年的文獻中提到創新的確可以使得企業獲得競爭優勢,但卻是暫時性的,如果要維持長久的競爭優勢必須要具備有長期的策略適應環境。也就是企業必須時時刻刻關心外界的變化,進行學習以及創新行為才能適應這個環境。學習行為、創新行為、適應行為是要生存於這個時代之中所要具備的條件。

 

 

下一章,競爭優勢之本 –學習能耐

企業必須具有學習行為,創新行為,適應行為才能生存於這個高競爭的環境。而到底何謂學習、創新、適應 ?這三者又是如何連結的呢? 後續我們將會陸續為朋友們揭曉~

 

 

參考資料來源:

  • Aaker, D. A., & Mascarenhas, B. (1984). The need for strategic flexibility.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5(2), 74-82.
  • Porter, M.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Y:Free Press.
  • Zollo, M., & Winter, S. G. (2002). 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Organization Science, 13(3), 339-351.
  • Cohen, M. D. and Levinthal, D. A. (1990).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5(1), 128–152.

 

 


★讓腦袋咚茲一下

你曾經看過或聽過關於企業競爭力的描述嗎﹖在你的理解裡面,企業競爭力有包含哪些﹖因應快速變化的局勢,你認為企業競爭力有需要做調整嗎?

請朋友們一起想一想~  歡迎討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